您现在的位置: 万科实验学校 >> 首页

社科院专家解析:为什么中国的每个阶层都不满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4-27 20:25
字号 :T|T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价值观冲突导致每个阶层都不满足

  前日下午,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来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党员干部作了一场题为“中国先进分子的先进之路”的讲座。之后,他还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房宁认为,建设幸福广东是一个极具前瞻意识的施政理念。

  ■人物档案

  房宁,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近年主持研究的都是国家重要的政治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当前及未来5年我国社会矛盾与社会稳定形势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等。

  著作不少《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成长的中国——— 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等引起广泛关注。

  ◎共产党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时时刻刻都能团结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分子。

  ◎未来有三大问题需要探索。一是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二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懈怠,三是价值观冲突问题。

  ◎建设“幸福广东”是一个极具前瞻意识的施政理念,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根据。广东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钱多起来了,人们是不是就幸福了?不完全是。

  企业家群体团结在党周围

  南方日报:今年是建党90周年,很多地方在举办庆祝活动。党成功的经验有很多,您认为哪一点最值得今天发扬光大?

  房宁:中国共产党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时时刻刻都能团结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分子。比如在发动群众的同时,又能团结知识分子。

  前不久我去遵义会议旧址参观,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红军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到达遵义时已经疲惫不堪,损失惨重,他们没有统一的军装,抓到什么穿什么,有人穿的是地主的花花绿绿的衣服,当地老人管红军叫“花子军”。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德还在遵义会议旧址隔壁的一所天主教堂内主持会议,纪念两个素不相识的德国共产党人——— 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有主义的,不会因处境艰难而失魂落魄。

  正是这种坚定的信仰,把大量民族精英吸纳团结到队伍中来。革命战争年代,吸引了无数英勇的战士。新中国成立后,大批知识分子无怨无悔地投入到建设中来。改革开放后,企业家群体又团结在共产党周围。

  南方日报: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您认为党员干部今天最应该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

  房宁: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但并非从书本中学,而是从实践中学,从经验教训尤其是教训中学习,不光学习自己的教训,而且学习别人的教训。

  199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四次非常重要的学习。一是学习苏东剧变的教训,从中认识到中国一定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二是从海湾战争中认识到,一定要加速推进国防现代化;三是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认识到,全球化具有两面性,中国应趋利避害;四是新世纪以来,从拉美新自由主义危机中认识到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未来三大问题需要探索

  南方日报:中国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多,您认为哪些问题最应该引起党的关注?

  房宁:未来有三大问题需要探索。

  一是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用30年强大起来了,但再进一步发展就改变世界秩序了,西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接纳我们,接纳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走上工业化道路?还有,过分依赖国际市场有风险。

  二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懈怠,没有革命战争年代的拼劲。我最近在重庆参观,一所监狱边上搞了一个廉政教育基地,墙上写着“边区十没有”,没有吸毒、小老婆什么的。但如今,有的党员干部变成了“十有”了。为什么会懈怠?因为没有忧患意识。

  三是价值观冲突问题。我发现,各个阶层都有一些牢骚和抱怨,“端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情况更多了。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是价值观冲突。中国社会发生广泛的、深刻的变化,今天的中国对中国人而言依然是一个“新中国”,变化之大,让今天的人都有点陌生。人们的审美标准、评价标准,与今天的社会不太适应,各个阶层都如此。党员应起带头作用,让价值观与中国的道路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