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科实验学校 >> 首页

统教育模式下的思考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4-27 20:35
字号 :T|T

摘 要:本文是对传统的复习课结构所作的教改尝试,引入了“提出问题→设计→探究→结果→分析和评价”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结伴而行。

 

关键词:学习自主性 接受性学习 “探究式”教学模式 创造潜能和创新素质

 

我们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接受式学习”是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主导的甚至是惟一的学习方式。它的精髓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是教师将学习材料作为现成的结论性知识加以传授,而不重复人类发现、形成有关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演绎推断能力、系统思考能力以及受纳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过于单一的使用,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上,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削减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素质的培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为了孩子们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改变教育观念,变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为探究性教育方式。

 

探究式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在课堂上,他们都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出现。它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对探究式教学模式做了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实际运用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后的思考。在此我想引入我的一堂“探究式”复习课,谈谈我的体会,和大家分享、交流。

 

这堂课复习的内容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光与光合作用”这一章节的内容。它和“细胞呼吸”同属于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方面的内容。在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应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并加深理解把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比喻为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的含义;学生便于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是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分不开的。另外“遗传与进化”中有关“基因的表达”以及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有关“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实际上都是细胞在得到能量供应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生命活动。学习这节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这些相关内容的理解。是教学重点。但一方面它属于生理学中微观领域的内容,比较抽象;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还不够完善,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而言,并非易事。所以也是教学难点。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学情的分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对原来的以教师讲为主的复习课结构尝试着做了修改。

 

本节课是循着“提出问题→设计→探究→结果→分析和评价”的思路进行。设计的意图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索,重在发现。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最大化。

 

1.提出问题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出发点。根据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对教材的把握程度,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就课本内容针对性地提出环环相扣的,步步深入的且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进入问题情景,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对复习起了定向作用。在这一个环节,我要求学生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学生都能正确的书写如下方程式)。并提出问题:这一反应方程式和本节哪些内容相链接。为什么?怎样建立链接?请一一指出。

 

 

 

2.组织讨论,进入设计阶段

 

问题通过争辩就会迅速明晰,并越来越接近问题的解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争论反驳,以形成信息的多面传递,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生在这一环节,思维比较活跃,比较积极主动。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当然,课堂会暂时地显得格外热闹,但一切都在老师掌握之中。老师不时地停留在各组,不断有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老师认真听取,不必每个问题都及时作答。对学生的学情有了全面把握后适时请出各组同学代表发言,并进行集体评价。随着这一环节的结束,整个课堂进入高潮。同学们基本能把握本节内容间联系。要点如下:

 

 

 

通过思维活跃的讨论和争鸣,问题明晰了,条理清晰了,结论明确了。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得到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3.得出结果,归纳问题,进入分析,评价阶段

 

本节内容与生产实践和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对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分析。学生在这一环节的思路已经基本形成。他们能主动思考,分析,得出结论。更为可喜的是当我问:通过前面的分析,请问本节知识的落脚点在哪里?大多数同学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同学已经对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当堂主动交流。很有你追我赶之势。虽然思路有所不同,但也都面面俱到。大体有下面三种情况。

 

①分别从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方面分析;

 

②分别从条件和反应物两个方面分析;

 

③分别从外在条件和内部结构两个方面分析。

 

全班在老师指导下,集体评价,总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如下:

 

(1)光照(强度,长度和光质)

 

 

 

反之则相反。绿色植物通常在红光下光合作用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温室大棚用无色薄膜效果好。

 

(2)CO2浓度

 

 

 

(3)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一般情况下,温度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随着温度升高,光合作用速率加快,但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到酶的活性,使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最适温度一般为25~30℃,对于温室大棚,白天适当升温,夜间适当降温,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产量。

 

(4)水分。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还能影响气孔开闭,间接影响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

 

(5)矿质元素:N,P,K,Mg等,如N是合成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酶、ATP、NADPH及叶绿素的成分;P是ATP、NADPH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K促进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Mg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等。

 

随着评价阶段的结束,这堂复习课也接近尾声。这是小组合作的结晶,既让学生体会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也增进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可谓一箭双雕。这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有两点很重要的原因。

 

我顺利的实现了角色转化,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启导、诱导、疏导。

 

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却很少顾及怎样引导学生提问,这种“生从师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依然是消极的、被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使课堂设问更切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实际,并充分发掘他们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

 

②指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研究性学习是一项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学生也好,教师也好,在探索过程中既会产生成功的经验,也会有失败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勇于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出反思和内省,也要善于指导学生对其研究学习进行反思,利用各种形式概括总结自己的经验,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总结失败的教训。因而,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对学生学情把握得比较准确。学生是在已完成了第一轮新课学习,在知识准备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使调动其积极性成为可能。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效归根结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师不要设置框框,先把学生的手脚绑起来,而是每一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向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进入理想的境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是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适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呢?我在后来教新课程的课堂上,也经常尝试过,但很多情况下,出现“冷场”。学生对部分重点把握不住,参与发言率较低。这种情况下,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已不复存在,更谈不上它的意义了。而我们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反而会更有效率。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魅力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在短期内系统传授大量的知识。

 

所以,这也是我最后想说的,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结伴而行。之所以在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强调“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而“探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