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科实验学校 >> 首页

革教学结构 落实新课程理念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4-27 20:35
字号 :T|T

摘要:运用能力型课程理论,从改革教学结构入手,在制度和技术层面上,建构统合化的学以致用的课程与教学机制,保障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改革结构 能力中心 学以致用 落实理念

 

传统的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课程,以“传递-接受”的教学方式为主。由于它过分强调教师的外在诱导和灌输,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客体,过分突出接受和掌握,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冷落了发现和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独立性、能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呢?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实新课程理念,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能力型课程是一种以培养人的一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为核心,具有学以致用的教学结构。它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统合化的理论和技术。结构决定功能。我在进行语文课的能力型课程实验研究中,运用能力型课程的“组织指导论”和“认识实践论”,从改革教学结构入手,在制度和技术层面上,为落实新课程理念,保障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了如下尝试,写出来就教于大家。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教学方式转变的核心,是教学结构的转变。因此,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改变语文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结构。能力型课程的教学本质的组织指导论认为,现代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现代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教师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学的重点,应转移到夯实双基,突现应用,应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知识以及人生观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因而,教师的任务就已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了,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如何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呢?自然,教师必须遵循学生学习规律来组织指导学生学习。那么,现代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怎样一个过程呢?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能力型课程认为,现代学生的学习过程,已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应该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它大多从感知理性知识开始,通过例证分析、尝试实践、独立应用三个阶段的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生通过学习,对教材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理解到巩固到应用,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的培育。显然,这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与传统的“特殊认识论”相比,能力型课程的“认识实践论”,特别强调知识的学习和知识应用的有机结合,而且强调知识学习重在实践,重在应用。因此,传统的知识课程教学的“传授-接受”式结构,应该转变为“学以致用”的教学结构。

 

下面以诗歌单元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一、以能力为中心确定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出发点,又是课程的归宿,决定教学的方向,贯穿教学始终。它是支配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教师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准绳,也是衡量课程设计和教学工作质量的标准和尺度。因此,教学目的的确定,不仅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而且也对教学方式的运用提出了要求。能力型课程从改革课程目标的内容和结构入手,变知识中心为能力中心,要求以为学生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础为目标,以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为统帅,以适应变化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德、智、体、美、劳各育的知识、能力、观念的学习与应用为基本内容,来建构教学目标体系。因此,我认为语文学科课程目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和一树立:即培养学生读语文书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应用语文核心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人生观、世界观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初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据此,根据新课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理念,我们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具体确定为:

 

1.理解有关诗歌的本质、作用和特点的具有整体性结构的知识,掌握读语文书和进行表达交流的核心知识;

 

2.初步具有应用诗歌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读语文书的能力和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3.初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

 

二、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处理设计教材

 

教材是课程理论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和依据。教材质的好坏,对于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国家教材,结合学校和学生生活实际,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补充、调整处理好教材。根据上述目标,我从结构改革入手,按照学以致用原则的要求,对诗歌单元教材的结构进行了如下分析和重新设计。

 

诗歌教学单元,以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诗歌的能力为核心来组织。人教社标准实验语文教材,除了安排有系统的语文专业知识外,还配套安排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表达和研究性课题,每一课的学习又设有“导读”“小资料”及“实践活动”。这样的教材为我们建构学以致用结构的教学机制,提供了基本条件。教师在实施课程时的研究,就是要联系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根据我们确定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设计好教学方案。如何处理好教材和设计好教学方案呢?依据整体性原理和教学特殊认识实践论,能力型课程主张既要按照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同时也应遵循学以致用结构的要求,在隐性课程可能提供的环境里,统一考虑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教材的安排,其结构应以单元规律性知识为纲,从上位到下位,按知识性教材、技能性教材、能力性教材顺序编写,从而为教学提供具有学以致用结构的能力型语文课程教材。据此,本单元运用能力型课程的结合型教学模式,遵从简约性规律,以规律性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为主线,对本单元教材做了如下调整、补充和处理,形成了本单元的学以致用的教材结构。

 

首先我们确定了本单元应教学的的规律性知识:一是原教材的诗歌陈述性知识: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语句凝炼、隽永、含蓄,富含哲理;二是我们补充的方法类的程序性知识:即读诗歌和进行赏析的方法。我们以本单元诗歌知识和方法类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主线,按“教”“学”“用”三环节处理教材,组织学生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学以致用的过程。

 

“诗歌教学单元”学以致用结构教材内容一览表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

“教”

知识学习教材

1.理解“痴想、铁青、凝成、诱惑、喧腾、漫湿”在诗中的意思,探究“山”“海”所蕴含的意思。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推敲重要词句在上下诗句中的意义和作用。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正确理解“海”的涵义,树立远大的理想。

5.明确诗歌的特点以及哲理诗歌的学习方法。

在山的那边

“学”

技能训练教材

1.理解“耕耘、洁净、沐浴、诧异、嚎”的意识,体味“藏、邀、伏”在诗中的含义。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内容。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4.正确理解“对岸、渡船”的象征意义,陶冶自我情操。

5.学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6.运用诗歌的特点以及诗歌的学习方法学习。

对岸

“用”

能力培养教材

情感目标:激发搜集诗、读诗、写诗的兴趣,激发竞争意识;了解家乡,初步具有热爱家乡,关心社会的情感。

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语言的三大特点,掌握学习、欣赏和评价诗歌的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具有阅读、欣赏和评价诗歌的能力

三峡移民颂

 

三、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设计和实施课程

 

依据整体性原理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按先教、后学、再用的顺序,以学习应用诗歌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应用诗歌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书能力和应用正确的人生观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表达的能力为主线,寓人格素养的培育于其中,按照略读、精读、研读的读书程序,组织学生自己读书、表达,实施新课程,落实新理念。现以诗歌教学单元为例谈谈“教”“学”“用”的具体教法。

 

“教”通过运用有意义的传授学习类教学模式,学习核心理论知识和学法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一)略读,整体感知:形成本诗的基本结构,奠定学习本单元的基础,提供学习前提。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略读教材,运用直觉思维方法,感知教材中心、内容、结构,获得粗线条的教材结构图;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先决认知模块:

 

 

奠定学习本诗的基础,为本环节的教学,提供结构性的先行组织者,提供具体阅读的前提;奠定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基础。

 

(二)精读,具体理解:揣摩诗人如何写他“向往追寻大海”,学习诗歌的写作方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理解本诗所蕴含的哲理。依据先决认知模块,运用形象思维方法,组织学生细读精读,提供典型例证,纵向“不断分化”,横向“综合贯通”,充实、丰富结构内容,使教材结构图具体化、形象化和立体化;示范或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分析,理解教材内容中心。

 

指导学生带着好奇,幻想,向往和疑惑的心情情读诗歌。抓重点诗行、重点词语以及修辞手法认真思考和体味,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如“痴想”:发呆,形容极度迷恋海。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出现“一个疑神痴想”的画面来表现诗人幼年时一心向往,专注与执著,让学生初步感悟到一个波澜壮阔,浩瀚无边,奇妙神秘的海的世界诱惑。“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在工具书的帮助下让学生理解“铁:形容确定不移。青:蓝色或绿色。形容山的险峻难攀。困难大”。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出现高大、险峻、难攀的山以及一个人在山腰上艰难爬行的卡通画,体会诗人用险峻陡峭,难以攀登比喻实现理想之路困难重重,艰难难行。让学生进入情境去感悟,从诗的意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的东西。“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诗人用大海的辽阔壮美来象征理想的远大和美好。如此,感悟塑造的形象,展示生活画面,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

 

“当我爬上那一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当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品味:山顶的诱惑:诱惑是吸引,招引的意思,能看到理想境界,给了他前进的动力。大海的喧腾:喧腾是海的喧闹之声,象征海的召唤。海潮的漫湿:象征理想境界常常鼓舞他的信心,使他获得了前进的力量。紧扣诗中描绘的画面形象和诗人在画中营造的氛围,感悟诗中所绘之景,参悟景中蕴含之情,醒悟情中表达的诗人之志,也就领悟了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理解了诗的主题。发现到诗人长大后依然还不停地追寻他理想中“海”──信念疑成的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诉说实现理想的不易,表达实现理想后的心喜,播放云阳人“舍小家,为大家,奉献大三峡”──《我们筑起了一座新城──云阳新县城》的音像来加深理解,实现对重难点的突破与升华。

 

如此,启迪学生的智慧,夯实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就不仅仅是理解了诗的情感、意象、意境,还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净化,情感得到了升华。完成写什么(具体材料),怎样写(层次结构即如何安排材料),为什么写(特点中心)。使教材结构得以具体化、形象化和立体化:

 

 

(三)研读,总结升华:依托诗歌的知识结构图,组织学生研读,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对已获得的具体、形象的教材,进行归纳综合,使教材结构在学生头脑里形成具有充实、丰富内容的整体模块;通过:A.你认为本诗都写了什么呢?B.你从诗中明白了什么?C.童年时追寻的“海”、攀登的“山”与成年后追寻的“海”、攀登的“山”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相似点在哪?D.童年的幻想与成年的追求有什么关系?E.作者在一生的追求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信念?F.以本课为例,说说诗歌有什么特点和如何学习诗歌。G.你将如何去实现理想的呢?四个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依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品赏诗歌的语言,对教材内容、中心进行评议总结,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情感,把握诗歌意象,明晰诗歌意境,获得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强化诗歌的结构。讨论归纳出诗歌的规律性核心知识:1.抒情明理、言志;2.运用比喻、象征手法,创设意境;3.语言精辟、简洁、隽永。总结出诗歌的学习方法:首先略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接着精读,具体理解,弄清词句,把握意境,然后情感领悟,再现诗的意境。

 

“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模仿应用诗歌单元规律性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教学。即指导学生应用“教”所学单元规律性核心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尝试实践,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应用规律性知识的训练程序,获得运用技能。为下一步独立运用单元规律性知识做好准备,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中介。教学中,参照学习诗歌的程序组织,具有线性结构。让学生在做中学,主要运用活动学习类教学模式,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示范、模仿组织训练。“学”特别强调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回过头来学习理论,并在训练中掌握运用理论于实践的程序方法,逐步形成运用技能,为“用”夯实基础,帮助学生由不自觉到自觉地运用并强化这些知识和方法学习。

 

“用”,指促进学生应用诗歌的特点及方法灵活运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形式为实践活动课。它组织指导学生应用最普通、最核心的规律性知识于实践活动中,学习社会经验,获得人生最基本的能力,活动学习和发现学习是学习的主要途径。

 

诗歌教学单元设计的《三峡移民颂》,以乡情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自主选择补充和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运用国家课程所学习到的规律性知识、方法和技能,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的和展示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诗歌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其活动安排为:

 

一、复习依据。重读语文课本上学过的诗,复习诗歌的特点及学法。

 

二、搜集选择。首先,搜集选材,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其次,选择素材,由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来确定。让学生系统地学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让学生在开放性研究中增大信息量,在讨论中碰撞出创造新思维的火花,使思维品质和言语品质等得到积极地、主动地提炼和提升,渐渐地步入朱熹的“书用你自己去读,道理用你自己去探究,某只做得引路底的人,有疑处同商量而已”之境。

 

三、自学揣摩。将从报刊、电台、诗集、习作中选择的若干首与移民有关的诗作,加以“读、思、悟、品、诵”。运用字、词典等工具书,对诗作中难于理解的字词进行诠释、理解。揣摩诗作的语言,具体理解、弄清词句。把握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创设的意境。达到能感情充沛、声音洪亮、清晰,抑扬适度,顿挫合理,神态自然,举止有度,以声传情,把自己及听众带入诗歌的美好意境之中。

 

四、交流切磋。活动进行时,方法的选择,材料的运用,进程的快慢等由学生自己决定。交流展示,遵循反复讨论出的活动方案,在自由组合的基础上由一名“诗人”主持。分组竞赛时,每位同学都推出一首自己喜欢的诗作,品评后推举一人参加活动。诵读比赛时,前有诵读者的介绍,后有诵读者的评析,然后由学生互评。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锻炼学生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自学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社会交际的能力。

 

五、展示赏评。由学生独立进行。诗作诵读后的自评、互评,由学生自己去独立完成,教者仅在有疑处点拨而已。至于学生使用什么方法去进行,是钻研资料,是查阅工具书,去查询他人……都不去直接干涉,大胆地让学生去研究。讨论、自评、互评时充分地让学生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问题,使学生于交流中展示自己的研究所得,于交流中碰撞出创造的思维火花,于交流中体验收获的喜悦,于交流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与浅薄,于交流中激发学生以声传情地研究诗歌的兴趣,唤起“爱家乡、赞移民、颂祖国”的情怀。

 

“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以现有的知识为起点,促进学生以话题为中心,组织学生以诵读、评价、讨论为交流信息的方式,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活动环境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实践能力。甚至产生全新的观点,得出意想不到的结论。

 

四、具有全面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实了新课程理念。

 

显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克服了传统教学的片面性和缺乏运用性的弊端,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在知识方面,既有理解诗歌的最基本的具有结构性的陈述性科学知识的要求,又有掌握读语文书和进行表达交流的程序性知识,它克服了传统课程以双基分离的强调的片面性;在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方面,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语文书的能力和进行表达的能力”的要求,突出了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落实了在语文学习中的人格养成教育任务。而且,由于这些知识、能力、人格方面的要求,是学生一生都需要的,其要求的达成度又是十分明确而具体、可检测的,因此,本单元课程目标具有全面性、结构性、基础性和可考核性等特点,是统合化的课程目标,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本单元实施,以诗歌的最基本的知识学习为基础,以人格素养的培育为统帅,以读书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编写了具有学以致用结构的教材,在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程之间,建立了学用结合的有机联系的机制,把教学过程变成了学生对诗歌的知识学习与应用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个学以致用的教学过程,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供了制度层面的保障机制。这就使教学过程由传授学习知识为中心转变成为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为教师角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提供了制度层面的保障。教师已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了,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学以致用的“教”“学”“用”三环节的过程中,只有“教”的环节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用”两环节都是以学生的学为主来安排组织教学活动的,这就在教学结构和技术层面上,为落实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任务,提供了必要条件。即使在以教师教为主的“教”环节里,由于我们建构了整体性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彻底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现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真正得到实现。

 

总之,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教材和教学的结构上下工夫,运用能力型课程理论,从改革教学结构入手,在制度和技术层面上,建构了统合化的学以致用的课程与教学机制,不但落实了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而且能克服语文教学重知识、轻实践的片面性,整体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能保障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功能,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课程统合化的探索》杨坤生学苑出版社2005.2
    《教与学的风格》(英)n.恩特威斯特于禾军译春秋出版社1989
    《从学校的层面上看课程整合》徐玉珍《课程.教材.教法》2002.4
    《活动教育引论》田慧生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探究教学论》靳玉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国教育学流派》钟启泉.黄志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编辑短评:作者在当代课程理论指导下设计诗歌单元教学结构,有一定新意。“教”“学”“用”三环节组织学生学习是可取的,“教”的环节中分“略读”“精读”和“研读”也是符合学生阅读规律的。本文表现了作者在较高层次上驾驭教材的能力。(温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