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科实验学校 >> 首页

谈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4-27 20:35
字号 :T|T

摘要:

 

 一、对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困惑:对解题思路多样化和基本解题思路的疑虑。提倡解题思路多样化,但是不是解题思路越多越好?对新教材“三维目标”的要求质疑。要在“三维目标”上有所发挥,知识和技能是否会弱化?在大力倡导“探究式”的同时,是否完全排斥“接受式”?认知交流中的“多媒体霸权”现象。

 

二、对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感悟:情景创设不应强牵化、庸俗化。在充分认识情景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同时,要防止认识上偏差,并非所有的课的导入都必须有一个情景导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应该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学习不应该为合作而合作,要真正让小组合作在课堂上发挥作用,而不是走形式主义。要把握好评价表扬的尺度,课堂表扬不要太多太滥。

 

三、对新课改的几点建议: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质量。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应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再创造”数学。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教学;感悟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曾说过:课改不改不行,失败也不行,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应该说自2003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市的教育教学教研状况都有了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新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教研制度的转变上;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上。例如: 新的教育理念顺势深入人心;新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得到验证;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课程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和开发等。虽然课程改革的理念、想法很好,但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以行政方式自上而下推进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不充分,配套措施、培训、资金等方面跟不上,而且课程改革又在多个领域、多个侧面涉及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所以在实施中存在不少的问题,部分行政管理部门、校长、教师对当前推行课程改革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均不太满意,从而对改革最终能否成功表示怀疑。同时,我们在解读新课标、观摩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以及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时常也能听到、看到、遇到课改的一些问题,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下面我就新课标的实施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对新课改的几点困惑

 

随着课改的逐步实施,不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实践还存在一些困惑,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困惑之一:对解题思路多样化和基本思路的疑虑

 

解题思路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数学教学而言,提倡解题思路多样化可以矫正过去“方法单一,过于注重数学技能”的倾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发现、创造不同的解题思路。但是不是解题思路越多越好呢?如今的很多数学题公开课,执教的老师总在解题思路多样化上大做文章,不仅是课前教师自己备课,要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思路,(以充足的准备应付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解题思路)而且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反复启示,千呼万唤驱赶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思路,似乎是学生解题思路出来得越多,学生主体的体现就越突出、课堂越开放、效果就越好。此外,在众多的解题思路中,教师的态度都不置可否,学生喜欢怎样解就怎样解,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是不是就是最好的呢?教师有没有必要适当的或有重点的介绍一、二种基本的方法。再次,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每节课都要启发学生想出那么多的方法,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就做了两三道题,长此下去,学生基本的数学技能能不能保证?

 

(二)困惑之二:对新教材的三维目标的要求质疑

 

从课改后的一段时间看,目前教师最大的担忧,大概就是担心这样下去知识和技能是否会弱化。尽管现在的教材都已经把知识的数量和难度降了下来,但要想在三维目标中的后两者上有所发挥,就有牺牲知识和技能的危险。为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以前一句话就能教会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必须让出三五分钟的时间,同样,为了发展学生的价值观,教师可能也要单独化些时间来讲,或让学生来答,这样一来,课堂就极容易完不成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任务。而事实上这三个目标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学习活动,整合这三个维度,值得我们探讨。

 

(三)困惑之三:探究式”与“接受式

 

如今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但是没有“探究”就不是教学了吗?作为学习方式之一的“接受式”学习,也有机械接受、被动接受、有意义的接受等几种形式。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是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紧密结合,也就是实践中应该“执其两端而用之”。

 

(四)困惑之四:认知交流中的多媒体霸权

 

数学机辅助教学进入数学课堂,给数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它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情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单一的“两根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在运用中有的教师为了引入课题,费尽苦心,或拍来录像,或用Author ware制作动画,可以说是杀鸡用了宰牛刀,教师显得非常辛苦,还有的教师醉心于自己的课件,成了放映员,人机对话取代了人际对话,整堂课师生共同成为“被”计算机牵着鼻子走的人。更有的教师整堂一字板书也没有,笔者也有幸在学校参加了评优大赛,辛苦了两三周才制作的课件,自己也感觉不错,但学生说:“在多媒体教学里学不了东西”。像这样的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其辅助教学的目的体现在何处,教学的最终目标又如何来完成呢?类似这样的起不到辅助作用的媒体教学不但不能增加教学效益,而且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不如舍其不用。

 

二、对新课改的一些感悟

 

(一)感悟之一:关于情景的创设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于是乎在这种课改潜能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十分重视“情景的创设”,不管是习题课、概念课、应用题课还是实践活动课都有一个“情景的创设”,上课一开始往往呈现这样一种教学流程: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学习新课……为此,不少教师都要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去创设一个“情景”,当然一个好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够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然而我们在充分认识“情景”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同时,要防止认识上的偏差,并非是所有的课的导入都必须有一个“情景的创设”,《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这个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来源于数学本身。数学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绝不是所有的教学都必须从生活中找“原型”。

 

因此我们在“情景的创设”中,首先要注意:情景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课的内容和不同的学段来创设,切忌牵强附会,让情景成为课堂的“摆设”或使情景牵强化、庸俗化。其次,“情景的创设”必须目的明确,切忌在情景中“兜圈子”、“绕远路”。

 

(二)感悟之二:关于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主体地位的突出。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这一主体,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有些教师似乎没有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教师不讲授,完全是学生的活动,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作为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信息的重组者;不仅是对话的提问者,而且是疑问的激发者;不仅是学习的辅导者,而且是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课堂的管理者,而且是课堂的合作者;不仅是学业的评价者,而且是成长的记录者。在这里,强调后者并不等于否定前者。

 

教学作为一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过程,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某种程度上讲,因为学生正处于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有限,大部分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还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要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

 

(三)感悟之三: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验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名词,提倡合作学习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代名词。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误区。

 

在大多数的教师观念中,合作学习主要适宜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因而课堂中呈现出来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是同学们“合作”找出老师布置的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中的哪一页然后派一个代表进行回答。这显然是一个误区。因为这样简单的任务根本无须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方式更多的应该是在当学生个人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学习任务时应用,通过合作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国外已有的研究认为,合作学习方式适宜于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认知学习任务,适宜于绝大多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任务。另外,如果教学目标本身包含了人际交往品质与能力培养的话,那么,就更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合作中学会合作”。(《人民教育》2004年第5期盛群力文“什么样的教学任务适宜合作学习”)

 

在一般的合作学习中,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形式。当老师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一些老师说,新课程让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也来自以上原因。因此我们在小组合作时,一要把握好时机;二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三要进行合理地分组;四要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真正让小组合作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四)感悟之四:关于课堂评价

 

标准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要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因此,在如今的一些公开课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后,我们常能听到“你真棒”,“你真聪明”,或者“你真了不起”的表扬声,然后全班学生“啪啪啪”的鼓掌声,因此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有的还能在额头上得到一颗五角星,更有的还能得到老师准备的一份意外礼物!这种现象表面上看教师已关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情感领域,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注重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其实,过多外在的鼓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持久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的赞赏实在太多太滥,它将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必然带来更多的迷失。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不要过多过滥,当然也要肯定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回答,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一旦学生回答和解题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在作评价。在一定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不必匆忙地作出评价,既不要肯定,也不要否定,要善于接纳学生,乐意听学生说,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能得到发展。

 

三、对新课改的几点建议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教学

 

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治学严谨认真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二)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

 

(三)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例如教学立体图形这一节课时,可以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又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教学时,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⑴组织一次对称面具制作比赛。用卡片,纸板,甚至三合板来制作。要学生制作对称图案的面具,并进行比赛,参加的学生一定会在笑声中感到创造的乐趣。⑵收集有对称图案的昆虫、动物的照片,进行展览。⑶教师开始借助一幅学生非常熟悉而又滑稽的大头娃娃的头像,通过“眼睛的不对称,让学生想办法使其变成对称”这样一个过程,使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这样的过程做到了“寓知识于游戏,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通过动手操作使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让学生对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四)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

 

关于“再创造”,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H.Freudenthal是这样解释的:“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如在“相似三角形”一章中有这样的例题:“已知:在Rt△ABC中,CD是AB上的高线。求证:△ACD∽△CBD∽△ABC”。当把它的结论隐去改编为“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图形你能得出那些结论?”变为结论开发题时,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后,提出了许多结论,如:⑴∠ACD=∠B,∠BCD=∠A  ⑵△ACD∽△CBD,△CBD∽△ABC,△ACD∽△ABC(例题要求的结论)⑶CD=AD×BD,AC=AD×AB,BC=BD×AB(射影定理)等。还可以继续深入:如果把条件和结论互换,命题是否成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又得出了许多命题。如:⑴已知∠ACD=∠B,∠BCD=∠A,求证:CA⊥BC,CD⊥AB(成立)⑵已知CA⊥BC,AC2=AD×AB,求证:,CD⊥AB,CD=AD×BD(成立)⑶已知BC=BD×AB,AC=AD×AB,求证:,CD⊥AB,CA⊥BC(成立)⑷已知∠ACD=∠B,AC=AD×AB,求证:CA⊥BC,CD⊥AB(不成立)⑸已知∠BCD=∠A,AC=AD×AB 求证:CA⊥BC,CD⊥AB(成立)通过这样的演变和探索,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从而达到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做一题而通一类的目的。

 

(五)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如数学中的数“线段条数”。图上有多少线段呢?先数单个的AB、BC、CD、DE共四条,再数中间有一个点的AC、…,然后相加,生活中的数客人数目、一栋楼房的门窗数目;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主要指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拦成平行四边形、车轮成圆形等等,这其中固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数学原因,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聚光镜用到焦点等等。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书越来越难教”,这是我们一线老师的共同感慨。如何体现新理念,需要教师自我否定,“扬弃”习惯的教法,这是一个痛苦的脱变过程;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处在实验研究的初始阶段,没有标准可依,没有模式可仿,又谈何容易?感性地走近学生,学生是一个猜不完的谜;理性地研究课堂,课堂是一个解不完的结。我们只能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才能找到更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法。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 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3] 盛群力.什么样的教学任务适宜合作学习.人民教育.2004.5

 

[4] 储召生.初中数学新课改遭质疑.中国教育报.2005.12

 

[5] 郑毓信.课程改革2005──论积极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10

 

[6] 黄翔.数学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